导航: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上海高考 >> 文章正文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09年专科依法自主招收退役士兵试点工作通知
整理自: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2009-1-14 21:19:00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市民政局关于做好2009年本市部分高校专科层次开展依法自主招收退役士兵试点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教育局、各区县民政局、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各有关高等学校、上海市教育考试院:

  为进一步提高退役士兵的综合素质,鼓励退役士兵学习成才,根据《教育部关于〈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所需配套政策的函〉的复函》(教发函〔1999〕148号)、《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教学〔1999〕3号)、《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警备区关于做好2008年冬季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的通知》(沪府发〔2008〕50号)精神,2009年本市部分高校专科层次继续开展依法自主招收退役士兵试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试点范围

  2009年本市开展依法自主招收退役士兵试点工作的院校(以下简称:试点院校)共有21所,具体是: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杉达学院、上海建桥学院、上海新侨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上海震旦职业学院、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商学院、上海电机学院、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和上海民远职业技术学院。

二、试点内容

  试点院校开展专科层次招生,由试点院校自主进行入学考试,自主确定入学标准,并依法自主实施招生录取。凡招生专业必须是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或备案的专业。

三、招生计划

  2009年试点院校招收退役士兵的总招生计划数为80名。招生录取院校将分成4组。A组招生院校共5所,招生计划数共20名,其中上海建桥学院招生计划数为9名,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为2名,上海震旦职业学院招生计划数为5名,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数为2名,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数2名;B组招生院校共5所,招生计划数共20名,其中上海杉达学院招生计划数为4名,上海新侨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数为4名,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数为4名,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数为4名,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招生计划数为4名;C组招生院校共7所,招生计划数共20名,其中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招生计划数为3名,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数为3名,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招生计划数为3名,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招生计划数为3名、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招生计划数为3名、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数为3名、上海电机学院招生计划2名;D组招生院校共4所,招生计划数共20名,其中上海商学院招生计划4名、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招生计划2名、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7名、上海民远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7名。以上招生计划数均计入各试点院校依法自主招生计划。

四、报名办法

(一)报名条件

  具有本市常住户口,入伍前具有高中阶段毕业学历的2008年冬季退役士兵。

(二)报名办法

  符合条件的退役士兵考生(以下简称考生)凭《退出现役证》、区县民政部门出具的退役士兵身份证明(样张见附件1),以及思想品德考核证明(详见第五部分内容),到试点院校所设的报名点办理报名手续。

  其他特殊情况,由市教委、市民政局审核后到试点院校所设的报名点办理报名手续。

(三)报名时间及安排

  2009年1月中旬起,各试点院校公布招生章程。2009年2月21日至22日,考生按各试点院校要求办理报名手续。每位考生限报1组院校。考生可以自主选择报考任意1组院校,并可自主选择填报同一组内的3所学校志愿,分为第一、第二志愿和第三志愿,另设调剂志愿栏。考生不能跨组选择学校。考生在未被第一志愿院校录取而第二志愿学校又未录满的情况下,可由第一志愿学校转至第二志愿学校继续录取,在未被第二志愿院校录取而第三志愿学校又未录满的情况下,可由第二志愿学校转至第三志愿学校继续录取。考生必须参加同组院校组织的文化测试。

(四)填写《报名表》

  考生在办理报名手续时,须填写由各试点院校印制的《报名表》。考生本人应认真、慎重填写《报名表》,并对其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因考生本人填报错误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报名表》经本人签字确认上交后,不得更改。

五、考试时间

  各试点院校自主安排不同形式的入学测试,测试时间统一定于2009年2月28日(星期六)上午8:30开始。

六、录取工作

(一)录取办法

  各试点院校根据招生章程公布录取规则,确定录取名单。录取名单通过试点院校网站进行公示,并报市教委备案。

(二)录取时间

  各试点院校应于2009年3月底前完成录取工作,并于3月24日寄发预录取通知书。录取名单必须在3月底前报市教育考试院高招办,被录取的考生,当年不得参加高考。未被录取的考生,可继续参加当年高考。

(三)调档工作

  各试点院校录取的考生档案采取纸质档案(或人事档案)形式。

  各试点院校在发放预录取通知书后,即通知其所在区(县)民政部门。区(县)民政部门负责将退役士兵考生档案移交发出预录取通知书的招生院校,办好交接手续。

七、思想政治考核

  考生的思想政治情况,由区县民政部门根据考生档案中记载的部队在其退役时作出的鉴定,负责向报考院校提供思想品德考核证明。

八、身体健康状况检查

  考生体检工作由市卫生局和市教育考试院共同负责,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和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联合印发的《上海市招生体检管理办法》(沪卫医政〔2004〕133号)执行。各试点院校可在此基础上,根据本校的办学条件和专业培养要求,提出合法、合理的补充规定,并在招生章程中向社会公布。考生体检信息的采集由区(县)体检站负责。

九、收费标准

  试点院校的收费标准按上海市物价局、上海市财政局《关于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有关考试收费等问题的复函》(沪价费〔2006〕005号、沪财预联〔2006〕1号)文件执行。

十、相关事宜

(一)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会同本区(县)民政局,在本区县考生报名后,组织专门的文化补习班,可参照《2009年本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报考高等院校考试大纲》中的语文、数学的要求,为退役士兵补习文化基础知识。

(二)试点院校应认真、周密地制订招生章程并报市教委审核,并于2009年1月12日左右将经核准的招生章程寄至各区(县)高招办。

(三)各区县高招办应于2009年1月中旬负责将招生章程送至本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文化补习班现场,共同做好招生宣传工作。

(四)经有关方面同意后,各试点院校可提前组织被录取的考生的新生教育,但不得另行收取教育费用。该批新生与高考录取的新生统一于2009年秋季入学。
经市教委批准的21所试点高校须按照“严格程序、加强管理、接受监督”原则,以及“条件明确化、程序规范化、招生办法公开化、录取结果公示化”的要求,制定详细的自主选拔录取方案,并向社会公布,认真做好报名、考核、录取、公示等各个环节的工作。

十一、招生管理

  为了做好2009年本市部分高校专科层次开展依法自主招收退役士兵工作,各试点院校要成立由分管校(院)长负责的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由校招生办和监察部门负责人等组成的招生录取小组,要选派政策水平高,工作认真负责,作风正派、办事公道并经过培训的骨干教师参加录取工作。凡有直系亲属当年报考本校者不得参与招生考试工作。

  各试点院校应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关于实行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责任制及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的通知》(教监〔2005〕4号)有关规定,严肃查处各种违规行为。一经发现试点院校的违规行为,市教委将视情况扣除该校当年的招生计划,情节严重的,将取消违规学校当年的招生计划。

  凡从事和参与招生的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国家教育部和本市公布的有关招生考试工作条例、规定。违反者,按有关条例处理。

  各试点院校应加强招生考试廉政建设,招生工作实行“十不准、六公开、三监督”制度。十不准:(1)不准在报名、考试和录取工作中循私舞弊;(2)不准向考生和家长许愿;(3)不准滥用职权要求学校录取考生;(4)不准接受考生(家属)的钱物和宴请;(5)不准在录取场所违反规章随意串岗,扰乱录取场所秩序;(6)不准在推荐和录取考生工作中弄虚作假;(7)不准将捐资、捐物、赞助与录取新生挂钩;(8)不准违反规定擅自超计划招生;(9)不准借招生之名取得非法利益;(10)不准以学历招生名义招收非学历班。

  六公开:(1)计划公开(未向社会公布的招生专业计划不得录取);(2)政策规定公开(包括各种照顾对象政策、录取标准及分数线);(3)办事程序公开;(4)录取结果公开;(5)各试点院校的招生章程和必要信息公开;(6)咨询、监督电话和接待地点公开。

  三监督:(1)市教委将组织人员对各试点院校的录取工作进行监督检查;(2)各试点院校接受各区县高招办监督;(3)试点工作接受社会监督(设立接待机构、提供计算机查询、设置举报箱等)。

  本通知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上海市民政局负责解释。

附:开展依法自主招收退役士兵试点工作日程

时 间              工作内容

2009年1月12日          试点院校向社会公布依法自主招生章程。

2009年1月12日          试点院校向区(县)高招办寄送经批准的招生章程。

2009年2月21、22日          考生去试点院校所设的报名点报名。

2009年2月28日          各试点院校选拔测试

2009年3月上中旬      录取

2009年3月17日-3月23日 公示(学校网络)

2009年3月24日          发放预录取通知书

2009年3月28、29日          新生报到

2009年3月31日前          试点院校上报考试院报到人数,打印录取名册

2009年5月、6月          试点院校可在录取新生中进行入校教育

2009年9月 新生入学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资料库
    ·2009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前20强
    ·2009年中国一般大学排行榜前30强
    ·2009年中国重点大学排行榜
    ·2009年中国一流大学名单榜单对比
    ·本科专业目录
    ·2009年有资格进行自主招生的高校名单
    ·008年度同意撤销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单
    ·008年度需评估的高等学校医学类专科专业名
    ·008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
    ·008年度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医
    ·008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教育部不同意增设的第二学士学位专
    ·008年度教育部同意增设的第二学士学位专业
    ·2008年中国高校代表性富豪校友名单
    ·2008年中国富豪就读高校地区分布情况
    ·2008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
    ·1999-2008年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
    ·2009年中国研究型大学创新环境排名名单
    ·中国37所研究型大学名单及地域分布
    ·2009年中国一流大学简介
    ·2009年中国一流大学名单省市分布
    ·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公布
    ·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81-100名
    ·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61-80名
    ·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41-60名
    ·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21-40名
    ·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20名
    ·教育部认定的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机构上海市
    ·教育部认定的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机构天津市
    ·教育部认定的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机构北京地
    ·教育部认定的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机构福建地
    ·甘肃省各市县招生考试中心网站
    ·陕西省各市县招生考试中心网站
    ·云南省各市县招生考试中心网站
    ·贵州省各市县招生考试中心网站
    ·四川省各市县招生考试中心网站
    ·重庆市各市县招生考试中心网站
    ·海南省各市县招生考试中心网站
    ·广西各市县招生考试中心网站
    ·广东省各市县招生考试中心网站
    ·湖南省各区县招生考试中心网站
    ·湖北省各区县招生考试中心网站
    ·河南省各区县招生考试中心网站
    ·山东省各区县招生考试中心网站
    ·江西省各区县招生考试中心网站
    ·福建省各区县招生考试中心网站
    ·安徽省各区县考试中心网站
    ·浙江省各区县考试中心网站